技術文章
手機軟膜作為智能手機屏幕保護的重要配件,其表面性能直接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。接觸角測試作為評估軟膜表面潤濕性的關鍵技術,能夠科學量化軟膜的疏水防污性能,為產品質量控制提供客觀依據。
對于手機軟膜而言,接觸角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其表面疏水性能——高接觸角(通常大于90°)表明表面具有疏水性,能有效抵抗指紋和液體附著;而低接觸角則顯示表面親水性強,容易沾染污漬。行業標準規定,優質手機軟膜的初始水滴接觸角應≥110°,經耐磨測試后仍需保持在≥100°的水平,誤差不超過5%。這一標準確保了軟膜在日常使用中具有良好的防指紋和易清潔性能。
接觸角測試的核心設備是光學接觸角測量儀,如廣東北斗精密儀器的CA80型號,該儀器采用精密微分進液裝置,滴液精度可達0.1μL,并配備高分辨率CMOS圖像傳感器(1280×1024像素)配合0.7-4.5倍遠心輪廓鏡頭,能精確捕捉液滴形態14。測試時,將2-5μL的去離子水滴加在軟膜表面,通過圖像分析軟件自動擬合液滴輪廓,計算接觸角數值。
手機軟膜接觸角測試主要包括靜態法和動態法兩種方法。靜態接觸角測試采用座滴法,操作簡便,適用于快速評估軟膜的基礎潤濕特性。測試時需確保樣品水平放置,環境條件控制在溫度23±2℃、相對濕度50±5%,以避免環境因素干擾。北斗儀器的CA80型號提供全自動軟件對焦功能,能實現ms級別的一鍵全自動擬合,消除了人工誤差。
接觸角測試數據貫穿手機軟膜研發生產的全流程。在研發階段,通過對比不同表面處理工藝(如等離子清洗、疏油涂層沉積)后的接觸角變化,工程師可快速優化配方和工藝參數。隨著智能手機防護需求的提升,接觸角測試技術也在持續創新。從傳統的靜態測量發展到動態行為分析,從二維圖像處理到三維全景成像,測試方法日益豐富。未來,結合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分析系統和在線檢測技術,將進一步推動手機軟膜表面性能評估的自動化與精準化,為消費者提供更可靠的產品質量保障。